接受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邮箱:653675431@qq.com

电话:028-61928025
专业介绍
站内搜索
免费预约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培方案
日期:2022-04-18 来源:
目  录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应用(090100)

二、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  修业年限

3年

四、  职业面向

(一)直接就业面向

专业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主要对应职业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信息技术类 090100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操作员、BAP办公软件认证 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专业排版
信息技术类 090100 计算机应用 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计算机设备营销人员 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
信息技术类 090100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应用系统维护员 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信息管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二)高等学校接续专业

学生通过对口高考可进入高校本科或高职继续学习。计算机本专科共有16个细分专业,分别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动漫制作技术等。

五、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和信息处理等操作或产品销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对口高考向高职及本科院校相关专业输送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l  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 具有计算机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 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知识和技能
1. 具有熟练的中英文录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                            
2.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3. 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
4. 具有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
5. 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具有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能力。
6. 具有多媒体素材处理、简单的动画设计能力。
7. 具有使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基本能力。
8. 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具有建立网站、制作网页的能力。
9. 具有计算机的硬件拆装、系统组装的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实训等。
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专业技能课
 
公共
基础课
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
1、 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
2、 网页动画制作
3、 云计算应用
4、 移动终端
5、 其他
常用工具软件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编程基础
数据库应用基础
PS
图形图像处理
操作系统
网络基础
网页制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律
语文
数学
英语
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
公共艺术
历史


(二)课程设置及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习职业生涯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性格特点来确立个人发展目标,并选择能使自己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 36
3 哲学与人生 以《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为依据,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6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
续发展。
600
6 数学 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通过对数学的学习, 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生活实际与专业相关的简单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600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英语课程在传授核心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据职业发展需要,突出实用性,为学生使用英语交际和学习专业英语创造条件。 458
8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通过对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及上机实训,学生能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能利用 Office 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PT 等)处理解决工作学习中实际问题,具有运用因特网、多媒体软件获取、处理、分析、分布信息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遵守相关道德及法律规范,能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108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较熟练的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常见运动伤的处理方法;能自觉的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12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动参与广泛的艺术学习和活动,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丰富审美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与劳动生产、艺术与历史文化、艺术与其他课程和专业的有机联系,提高理性认识,发展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72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 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72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计算机录入技术 了解计算机信息领域进行公办、信息处理的基本录入方法,掌握准确、快速的中、英文盲打、听打录入技能,并根据就业岗位需要熟悉语音、手写和其他外国语言文字的录入方法 54
2 计算机编程基础 了解计算机程序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类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发布的就业流程,掌握可视化程序界面设计、数据库连接、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等编程方法,能使用编程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程序 126
3 数据库应用基础 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主流数据库系统安装、数据库创建、数据访问及修改、设计窗体、备份与还原、安全管理、数据连接等相关技能,熟悉SQL查询语言的基本语法与应用,能使用数据库工具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 280
4 图形图像处理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图形图像处理业务的规范要求与表现手法,掌握应用平面设计主流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技能,能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等业务应用 72
5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 216
6 网页设计与制作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素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编写 136
7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配装计算机,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常用应用软件及简单网络应用工作流程,掌握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拆装、软件安装、外设连接与配置、能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简单故障 32
8 办公软件应用 了解OFFICE软件安装与卸载,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的高级应用。 278
9 操作系统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了解Windows7的组成及特点,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资源的管理,掌握设置Windows7工作环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安装与管理,掌握附件工具的使用,掌握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掌握使用Windows7浏览Internet,掌握Windows7的安全管理,掌握对Windows7的优化与维护。 140
 
(2)专业课选修课
l  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
l  网页动画制作。
l  云计算应用。
l  移动终端。
l  其他。
(3)综合实训
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OFFICE模块完成后,利用BAP2010学评系统,组织学生进行OFFICE综合实训,考取BAP电子商务OFFICE应用能力的基础能力或核心能力证书。在学生参加单招和统招考试前,针对考试内容,安排学生进行适应性综合实训。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34学时,顶岗学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300~37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允许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训时间。
  课程设置中设选修课,可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选修任务。
教学课程安排总表 (见下表)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
(计算机应用对口升学)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总课时数 学期(周课时)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2      
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 36       2    
历史 72 2 2        
语文 600 5 5 6 6 6 6
数学 600 5 5 6 6 6 6
英语 458 4 4 4 4 5 5
体育与健康 212 2 2 2 2 2 2
公共艺术(美音普礼) 72 1 1 1 1    
公共基础课小计 2266 24 24 21 21 19 19
    计算机编程基础 126 4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36 2          
PS图形图像处理 72 2 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78 5  5  3 3 5 5
数据库基础 280     3 3 4 4
操作系统 140     2 2 2 2
网络基础 216   4 4 4    
网页制作 136         4 4
专业课小计 1338 10 10 12 12 15 15
综合实训 PhotoShop平面设计综合实训           30 30
企业网搭建综合实训           30 30
OFFICE2010综合实训           30 30
综合实训小计           90 90
合计 3604 34 34 33 33 34 34
 
备注: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涵盖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文字录入技术》、《办公软件应用》三门课程内容,为高考单招及统招考试的重要科目。
2、综合实训针对中高职衔接技能大赛及高职单招,利用晚自习及课余时间进行。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共有20名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1名,本科学历19名,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高级教师9名,占专业教师比例为45%,中级教师7名,占专业教师比例为35%;双师型教师16名,占专业教师比例为80%;所有教师均有中等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工种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能够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但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全部在35岁以上,年龄结构不合理,希望能进一两名年轻教师,为专业补充新鲜血液。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主要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实习室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
基础技能实训室
专业技能实训室
计算机基础技能实训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网络实训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
 
 
 
 
 

·
 
 
 
 
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内容 设备名称 设备主要功能
(技术参数与要求)
数量(台/套) 备注
1 计算机基础实训室 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专业核心课:
计算机录入技术
计算机编程基础
数据库应用基础
图形图像处理
网页设计与制作
办公软件应用
 
学生用计算机 CPU:>=主流多核 40  
内存:>=2 GB
硬盘:>=250 GB
集成显卡
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
网卡:〉=1个
支持网络同传和硬盘保护
可选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
耳机、麦克风
教师用计算机 同上 1  
软件 桌面操作系统 适量  
OFFICE办公软件
常用工具软件
计算机编程软件
数据库软件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多媒体制作软件
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
中英文打字测试软件
电子商务应用软件
专业排版软件
网页动画制作软件
影音编辑合成软件
虚拟机及相关及镜像文件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与硬件部分)
专业核心课: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师用计算机 CPU:>=主流多核 1  
内存:>=1 GB
硬盘:>=1000 GB
集成显卡
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
网卡:〉=1个
计算机套件 CPU,内存,主板,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机箱,键盘,鼠标 41 含教师用1套
计算机架构与市场主流机型相适应
网络配件 交换机16口 1  
家用无线路由器(WAN×1,LAN×4,AP) 11  
RJ-45 网线 60  
计算机外设 扫描仪 4  
打印机或复印机 4  
工具 带磁性的十字螺丝刀,一子螺丝刀 41 含教师用1套
尖嘴钳,偏口钳
软件 桌面操作系统 适量  
OFFICE办公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
常用工具软件
防病毒和桌面防火墙软件
虚拟机及相关系统镜像文件
视频展示台 变焦>=100倍 1  
亮度分解力>=400TV 线
检测维修实训 一体机预装Windows主流操作系统及检测软件 8  
3 网络实验室 专业核心课:
网络基础
学生用计算机 CPU:>=主流多核 10  
内存:>=2 GB  
硬盘:>=250 GB  
集成显卡  
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  
网卡:〉=1个  
耳机、麦克风  
教师用计算机 同上 1  
数码产品 平板电脑 41 含教师用1套
其他主流数码产品 41
网络配件 交换机16口 1
家用无线路由器(WAN×1,LAN×4,AP) 11 含教师用1套
RJ-45 网线及USB连接线组 41
工具 小型工具螺丝刀组 41 含教师用1套
软件 桌面操作系统 适量  
数码产品连接及刷机软件
常用工具软件
视频展示台 变焦>=100倍 1  
  亮度分解力>=400 TV 线  
 
说明:主要设施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版50人/班配置。
2、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特点,我专业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计算机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实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够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规范程序,严格选用国家和地方规划教材。
2、图书资料配备要求
本专业相关图书文献配备,应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且定期更新。
3、数字资源配备要求
结合专业需要,开发和配备一批优质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网络课程等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课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形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五)教学评价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职、高职教育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升学,相应教学评价也应以单招、统招升学率为主。
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堂教学主要在机房进行,课堂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能否完成各项操作任务,因此教学效果评主要以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2、实训效果评价方式
采用利用第三方平台对学生实践操作水平进行考核,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项目的技能水平。

(六)质量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完善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完善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要求

(一)学业考核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参加对口单招及统招考试,进入大学,学生各结业科目及格即满足学考核要求。

(二)证书考取要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参加BPA电子商务OFFICE应用能力基础能力或核心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书。
 

十、附录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变更审批表
专业负责人:                              第     学期
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安排
 
 
 
本期实际开设课程
 
 
 
与计划不一致的课程安排及原因
 
 
 
                           行业委员会意见
 
 
 
教导
主任
意见
 




 
 
 
 
学校地址:都江堰市聚源镇聚兴路375号
学校邮编:611837
办公电话:028-61928025,传真:028-61928025
招生咨询电话:028-61928011
网站底部logo
微信